身為聾啞人,他無法聽到周圍的聲音,也無法向人們表達自己的看法。而作為聾啞人攝影師,他卻向周圍的人證明了,他的“世界”從不缺乏聲音和想法。 他,就是渠縣聾啞攝影師趙鵬。 2008年,第13屆國際殘奧會在北京舉行。由趙鵬攝影的2幅作品入圍了與此同時舉行的“同一個世界,同一個夢想”第四屆“殘疾人在祖國懷抱中”全國攝影展。 4歲慘遭不幸 趙鵬出生在渠縣寶城鎮(zhèn)街道。4歲時,不幸降臨到他的身上。有一天,趙鵬因患麻疹發(fā)高燒,父母立即將他送到醫(yī)院,可在治療中由于醫(yī)生過量注射鏈霉素,導致他聽覺、聲帶重度損傷。出院回家后,父母發(fā)現(xiàn)趙鵬變得不會說話了,有時他想要東西,即使急得臉紅脖子粗,也只能發(fā)出嘟嘟的叫聲;而對于他們的呼喚,趙鵬也是毫無反應。著急的父母忙將他送到多家醫(yī)院,經(jīng)反復測試,發(fā)現(xiàn)趙鵬聽力、音帶都失去了功能。 心急如焚的父母后來帶他到重慶西南醫(yī)院、大坪醫(yī)院治療,都不見好轉,接著又輾轉到成都華西醫(yī)科大學附屬醫(yī)院求醫(yī),專家斷言這病治不好了,為他買的助聽器都不起作用。從此,趙鵬就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。 跟著父母學認字 幸好趙鵬的父母都是教師,他們從未放棄對他的教育,一有空就教小趙鵬看圖識字,或在物品上貼上名稱,教他認。兩年下來,趙鵬認識了400多個名詞和常用字,并可以書寫。小趙鵬很聰明,記憶力很強,四年過后,就能認識3000多個常用字,還會組詞,基本上達到小學文化水平。從此,他開始用筆與外界交流。同時,在家里他有一套不規(guī)范的家庭式手語,只要用手比劃或變化口形,雙方就能達到對話的目的。 在父母精心的教育下,趙鵬逐漸懂事了,他一邊學文化,一邊學做家務。16歲時,趙鵬就到工地上打雜工,到山坡上采中藥換錢,有時一天還能掙20多元。趙鵬過早的懂事和自食其力的舉動,也給父母一些安慰。 1985年12月,剛滿20歲的趙鵬被安排到渠縣拱市鄉(xiāng)中心校當炊事員。炊事員的工作是一個早起晚睡的艱辛職業(yè),300多學生的吃喝全由他承擔,但他毫無怨言。由于趙鵬虛心學習,第二年便被評為“中式烹調(diào)師”。 參工后迷上照相 1986年8月,當年學校有6個班畢業(yè)了。照相的師傅到學校為學生照集體畢業(yè)照,半天下來,照相的師傅就收入1500多元。趙鵬羨慕極了,有空就圍著照相師傅轉,時而擺弄相機,時而翻相冊……久而久之,趙鵬萌發(fā)了學照相的念頭。 一個星期天,趙鵬到縣城用當月節(jié)省的150元錢買了一部華鎣牌照相機和5個彩色膠卷。趙鵬按照售貨員給他畫好的拍攝程序,開始拍靜物、拍孩子,一個膠卷拍下來,拿去沖洗,才發(fā)現(xiàn)不是曝光不準,角度不對,就是畫面不清晰。趙鵬急忙拿著這些照片到商店與售貨員大“鬧”了一通,并要求退貨。弄得售貨員非常惱火,后悔把相機賣給一位聾啞人。因為常人都知道,攝影技術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。無奈之下,售貨員只好到書店為他買了一本《攝影指南》,然后示意他按說明書和《攝影指南》上的知識去拍攝。 后來,趙鵬又買了5個彩卷,回家后潛心鉆研攝影技術,又為鄰家小孩和學校學生免費照相。5個膠卷用完了,又買10個、20個膠卷,半年下來,不知買了多少膠卷,趙鵬才基本掌握了攝影用光和曝光知識。 這一年,趙鵬的工資大部分都貼到攝影里去了,父母知道后,要他專心搞好炊事工作,可他卻另有想法。 妻子成了最好的幫手 1985年10月,聰明能干的趙鵬,經(jīng)人介紹與縣百貨公司年輕漂亮的女職工肖艷相識,兩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殿堂。 多了一位助手的趙鵬很想開個店面,專門從事自己喜愛的照相。開門市,首先就得學技術。趙鵬便利用星期天,來到朋友開的照相館請教黑白暗房技術,可這對聾啞人來說又是一個很難攻克的難關。學了幾天,趙鵬便覺得已掌握其中的技巧了,就要求朋友讓他沖一次。但讓他沒想到的是,他信心百倍的第一次試沖卷,整卷全部報廢,氣得他捶胸頓足?哨w鵬并沒有知難而退,毫不氣餒的他不好意思再到朋友的照相館去了,就提著禮物到另一家照相館拜師學習黑白暗房技術。 1994年5月,趙鵬的門市終于開張了。剛開始,照相館的生意非常清淡,為了尋找業(yè)務,他購置了摩托車,先后在新市鄉(xiāng)、拱市鄉(xiāng)場鎮(zhèn)設立攤點“練攤”。到了月底,一算帳,純收入竟有2500元之多,遠遠超過了他的工資收入。 正當趙鵬的攝影事業(yè)順利前行的時候,不幸的事發(fā)生了,1994年3月20日,趙鵬到宋家鄉(xiāng)聯(lián)系業(yè)務時,碰上一伙社會閑散人員要強行“借”他的摩托車用,趙鵬執(zhí)意不肯,當即發(fā)生斗毆,寡不敵眾的趙鵬被打得遍體鱗傷;同年8月一個當場天,由于照相人多,一時疏忽,一臺價值3000元的進口相機被偷走;同年12月一個晚上,突降暴雨,盜賊入室,將他的全套照相設備偷走,損失8000多元,致使他被迫停業(yè)……一連串的打擊并未讓趙鵬消沉,反而更激發(fā)了他的斗志。 攝影作品屢獲大獎 經(jīng)過多年的積累,趙鵬的攝影技術日益精湛,隨之腰包也鼓了起來。他認為在街邊擺攤設點照相總不是長久之計,決定在附近3個場鎮(zhèn)開設相館。他從縣城考察回來,投資2萬多元購置了兩部高檔全自動進口相機和三套室內(nèi)燈光照相設備,經(jīng)過一個月籌備,3個相館相繼開業(yè)。 近10年中,趙鵬多次出席省、市、縣殘疾人代表大會,并被推選為縣殘聯(lián)第二屆、第三屆主席團委員。2002年—2004年間,趙鵬先后五次參加了縣、市、省殘疾人職業(yè)技能競賽,曾獲得全省殘疾人職業(yè)技能競賽第二名。攝影作品《渠縣夜景》、《山鄉(xiāng)牧歌》分別獲得二等獎。 2003年2月,趙鵬作為渠縣惟一的選手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殘疾人職業(yè)技能競賽并獲獎。 2008年,第13屆國際殘奧會在北京舉行,由趙鵬攝影的十余件作品參加了與此同時舉行的“同一個世界,同一個夢想”第四屆“殘疾人在祖國懷抱中”全國攝影展,并最終有2件作品《自信》、《放飛希望》入圍。 采訪結束時,趙鵬在紙上寫道,“雖然我聽不到,我說不出,但是我可以看,我可以感受。我鐘愛我生活的農(nóng)村。我是在東奔西走的攝影生涯中,熟悉了生我養(yǎng)我的渠縣山水,因而只要我在鄉(xiāng)村出現(xiàn),就會被親切地稱為‘啞巴大哥’!
|
|